当前位置:首页> 升学资讯 >

避坑指南,班主任没必要做的几件事

更新时间:2024-11-20

一、和学生走得太近

刚参加工作的班主任最容易踩的坑,希望和学生们每天开开心心,成为朋友。但后来慢慢发现,班主任必须批判教育学生,没有威信是不行的。

和学生“推心置腹”的交往,不仅会让教师身上的神秘感消失尽,学生还会慢慢忘记你的教师身份,把教师当作“玩伴式朋友”。

无形之中,老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建立起来一种平衡,学生就会质疑你的任何管教行为,甚至产生一种如上述情形”老师真不够朋友”的失衡心态。

其实,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,

一旦个别学生发现教师的方法单一,计止此尔,那就大大不妙了。朱永新教授在教师的四重境界中,首先提到要做一个“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”,不仅仅是希望老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,还要掌握智慧的教育方法,将老师的价值观、道德观要智慧输出,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一切。

老师和学生走得太近,容易失去作为教师的权威、威信。最理想的师生相处状态是,既陌生又亲切,既有距离又有温度。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指导切换自如,“边界”意识比较明显,学生对老师尊敬而信服。

二、易生气,情绪不稳定

喜怒哀乐,人之常情。老师自然也是如此。

当面对学生上课不听,作业不写,专门搞事情的熊孩子,不发火不生气,真的做得到吗?有的老师说,我忍不住!拍桌子都没用.

发火,生气,为什么没有用呢?

因为经常发火生气,学生们也摸透了老师的“底线”。那些个孩子心想“X 老师,也是最多拍个桌子,还能拿我怎么样呢”

当教师在课堂上、班级中公开发泄自己的情绪时,学生会轻而易举地了解你的性格,找到你的软肋,甚至会想要控制你的情绪(故意惹你生气)!事实上,教师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“底线”,自己情绪会被什么牵动,教师让学生知道犯错会受到哪些具体的惩罚即可。

三、奖励学生太频繁

奖励多了,必有危害。如果教师在设置奖励机制的时候,没控制好频次,一些学生会对轻易能获得的奖励不以为然,一些学生会对奖励产生依赖。结果就是,钱花了,精力花了,回头一看,培养出了一群“白眼狼”。

奖励要注意什么呢?班级奖励,可以设置「积分奖励」「荣誉奖励」「特权奖励」「物质奖励J。

很重要的一点是,要在奖励的手段上常变常新,让学生摸不着你的套路。如此才能让学生对奖励时刻保持新鲜和追求欲,从而为得到奖励而不断做出努力。

四、带学生去办公室“开小灶”

有些老师为了辅导后进生,喜欢一大把胡子一起抓,叫很多个学生到办公室学习这样其实很累又没有效果,还可能会影响老师课堂的进度,这种看似你很努力辅导,其实是低效辅导。

带学生去办公室“开小灶”,还容易引起一些家长的不满,觉得老师“心”有失公正……在班集体中,吃小灶的学生也会因受到现立而失去友谊

五、和家长什么都说

学生一旦出现了一点问题,比如作业没有交、早读迟到,你就马上打电话给家长-顿说教。其实你说得越多,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很烦,也不见得会引起家长重视,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。孩子的问题,一定程度反映了家长教育的问题。如果家长对老师反馈的孩子行为问题,态度冷淡,甚至帮孩子找理由,老师心里也应该有数,先要对学生及家庭情况做深入了解,再考虑如何沟通才能有效。

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以教育为本质,教师与家长双方的多种差异,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与技巧。

比如,观念差异大。有些犯错,教师觉得是“错”,家长不一定觉得有问题。一些学生的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,所有的教育都围绕成绩展开,对孩子其他问题漠不关心,觉得孩子分数高就好。

对于学生犯错,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本人进行批判教育,做好记录,如未有改正再约家长电话沟通或到校面读。交流过程中,尽可能做到客观呈现问题事实,保持平和沟通的情绪语气。与家长沟通,不要什么都说,叨叨,反而没有好效果!

另外,在班级群里,除了一些必须要转发到家长群的通知外,有些班主任喜欢在群里分享一些教育类的文章,或者各种温馨提示“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”。其实,每位家长有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经验,每个家庭有不同的教育观念,老师的好心好意不一定都能领会,不同的观念反而可能会引起误会误解,引起部分家长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认可,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六、日常工作不留痕

凡事尽心尽力,忙得像陀螺一样,是很多新手班主任的工作日常。班主任工作特殊,而班主任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,比如说,工作要留痕。工作不留痕,有什么危害上 ?说个发生在今年暑期的事,我们县有一个初中生发生了溺水事故。于是,教育局当天就检查了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日志,看看有没有开展过“安全教育--防溺水”教育,看看相关记录情况。

作为班主任,日常工作一定要留痕!比如,主题班会 PPT要留档,班会活动要邀请学生参加,要记录拍照。比如,班主任手册要及时记录,每一次会议内容,每周重点工作。比如,学生违纪情况、学生心理谈话、特殊学生情况、学生矛盾纠纷调处都要有相关表格记录。做好记录的同时,还要做好保管,有些沟通记录涉及学生家长隐私,一定要保护好。

该文章来源于开封家教网:https://kf.zhiyanxuan.com 

  • 智严选
    微信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  • 智严选
    微信扫一扫,关注严选家教公众号
友情链接: 搜外友链| 封神小说网|
Copyright © 2025 智严选家教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3007820号-2
智严选家教网热线:18802437010
辽公网

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892号

本系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软件著作权保护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采集、使用或仿制本平台的任何设计与数据,否则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