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行知先生说:“不要你的金,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。”从教经历中有彷徨、有迷茫、有惊喜、也有感动,但真正的收获是让我懂得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用心守护、爱心浇灌。当我们满怀爱心、细心、耐心地对班上的学生时,我也从中收获了爱。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,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,只有日常的小事中为孩子成长有一份热,发一分光的平凡举动。下面,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班级育人故事
小花(化名)是我曾经的一个学生,她性格开朗,喜欢交流,关心集体事务,责任心比较强。高二分班时,她来到我班,表现积极,很快在班内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,顺利当选班长,当班长之初,认真、负责、踏实,积极完成老师布置得任务。偶尔也会在班级管理上简单、粗暴,与同学发生点矛盾,事后她也能及时反省和改进。但进入高三后的一段时间内,我发现她对班级事务的热情降低,班级管理也不太积极,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在日常的管理中爱发脾气、比较情绪化,与同学的矛盾增多。针对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,也曾找其谈话,但效果不佳。教育需要契机,终于有一次,因为班长在管理中与同学发生了口角,她表现的非常暴躁,情绪特别激动,忽然大声哭起来。班里同学立即向我报告,我赶紧将她带到办公室,先让她冷静下来,然后与她耐心交谈,在谈话中,我了解到她家里父母对她期望特别高,让她很有压力,不知如何排除,学习和工作都提不起精神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立即意识到她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。因此,利用闲暇时间,我与家长电话联系,并约定一个时间在学校面谈。在与小花父母的交流中,我向其父母说小花今年进入高三,学业繁重,学习压力较大,父母过高的期望反而不利于其安静的学习。现在孩子学习成绩有波动是正常的,只要她一直努力求进步。在这特殊的时期,不宜对孩子过度干扰,孩子需要严管,也需要适当放手。小花父母听后觉得又很道理,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也认识到自己平时管理过严,总是希望孩子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,并表示以后不会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,会更多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。之后,我也多次找小花谈话,帮助其释放压力。她逐渐从压力中走出来,情绪逐渐变好,对班级的事务也渐渐热情起来,学习成绩也逐渐稳步上升。
通过这件事,我认识到孩子出现问题,有时候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,我们要有爱心、细心、耐心观察学生,与学生交流,发现问题,捕捉教育契机,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,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。
该文章来源于开封家教网:https://kf.zhiyanxuan.com